集合文學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熱搜: 集合
樓主: eodiays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鑽研歷史、成語接龍,大家來同樂吧∼∼∼

[複製鏈接]
7#
發表於 2006-5-10 18:34:38 | 只看該作者
[code]1937.8.13─八一三之役與國民政府遷都重慶

        抗戰開始,華北平原地區迅即為日軍所佔。進一步為攻取江南地區。江南地區河流縱橫,築有國防工事,對中國有利。中國以上海為通商巨埠,很多外人在此遊歷通商,日軍人數不多,決定在此集結重兵,以挫日本之銳氣,並促起國際注目。日軍上海艦隊司令長谷川清,見華北日軍得失,亦躍躍欲試,7月中旬,建議東京將戰場擴至江南地區。7月下旬,長谷借口海軍借口一名海軍陸戰隊員失蹤,布防上海閘北。8月9日,中日士兵在上海機場衝突,13日上午九時十五分,八一三之役開始。      

         8月15日,日本下動員令,編組上海及華北派遣軍。20日,中國劃分南北各戰區。戰鬥開始時,華軍四萬人,日軍僅一萬人。華軍勇猛進攻,空軍猛炸日本軍艦。雙方陸續增兵,華軍抵不住日軍攻勢。9月下旨,華軍退守第二預備陣地。10月初,華軍增至50萬,傷亡極為慘重,日軍則增至20萬。10月26日,華軍主要陣地失陷,退向上海西面。11月9日,華軍全線西撤。戰役結束,做到了且戰且撤的效果,中外對於八一三之役華軍之抵抗,大加讚許。上海雖然陷落,日軍逼近南京,11月20日,國民政府卻宣布決不為城不之盟,本日起由南京遷都重慶,實行持久抗戰。

1937.9.25─平型關之捷

        華北日軍佔領北平之行,未有止息期侵略行動。8月開始,沿平綏(北平至綏遠)鐵路北攻南口,察哈爾日軍攻張家口。9月25日,第八路軍(原為紅軍)林彪會同山西、陝西國軍在山西北部的平型關,重創日軍四千人,是中國在北方戰場的首次勝利,亦為國共合作的表現。10月,日軍陷綏遠省會歸綏,並犯太原,中央軍及山西國軍破之於忻口,統領者戰死,陣地不為之動。日軍改自河北攻山西東部,於11月9日,終於佔領太原。平型關之捷雖能殲敵,但是最終阻不了日軍對山西的攻勢。

1937.11.3─九國公約會議

        七七事變發生之後,中國向美、英、俄、法、德、意六國指日本違反《九國公約》、《非戰公約》與《國際聯盟憲章》,中國將全力抗戰,但亦願意和平外交解決。英、美允對中國予以道義支持,但英國忙於處理德國問題,美國國內主張孤立主義,不理顧外國事務,未有實際支持中國。

        1937年11月3日,在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倡下,九國公約會議在比利時舉行。英、美態度消極,意大利因國際聯盟制裁,反而成為日後的支持者、代言人,未有實際的\效用。11月15日,通過一篇宣言,謂中日衝突影響各國利益,舉世惶慮不寧。24日,復重申維持世界和平原則。中國求之於西方列強,根本未有效用。
1937.12.13─南京陷落、大屠殺

        佔有上海,在江南地區的日軍進犯國民政府舊都南京,預設在長江至蘇州、嘉興及江陰的多條防線不守。12月13日四時三十分開始,日軍突襲南京,會津若松、
迷糊的肥 該用戶已被刪除
6#
發表於 2006-5-9 00:46:15 | 只看該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迷糊的肥 該用戶已被刪除
5#
發表於 2006-5-8 13:31:09 | 只看該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4#
 樓主| 發表於 2006-5-7 20:55:09 | 只看該作者
好吧好吧,都可以啦~~
做人就是別太堅持咩∼

  1. 鐘鼎山林:在朝為官、隱居山野;引申為人各有志。

  2. 鐘鼎,廟堂所用器具,比喻從政為官。 
  3. 山林,隱士所居地方,比喻在野的人。


  4. 出處:
  5. 唐•杜 甫
  6. 朝來新火起新煙,湖色春光淨客船,
  7. 繡羽銜花他自得,紅顏騎竹我無緣;
  8. 胡童結束還難有,楚女腰肢亦可憐,
  9. 不見定王城舊處,長懷賈傅井依然;
  10. 虛霑周舉為寒食,實藉君平賣卜錢,
  11. 鐘鼎山林各天性,濁醪麤飯任吾年。


  12. 洪將軍連兵馬’被困數月’終於被浮’問’投降好嗎’洪曰’身為明臣’當’為國盡忠’不言投降’隨將軟禁在院內’送來飯菜’滴口不沾’執意餓死’數天後’饑餓難當’終於倒在臭水溝旁’順便喝了一口止饑’
  13. 被守衛看見’稟報上司’隨將水溝打掃’將煮好的人蔘湯’倒入臭水溝中’洪將軍’心想’吃了半年的臭水’沒死’身體反健康’隨口說’天不亡我也’即正式投降’
  14. 有天前來’勸沈百五大夫’沈曰’為國盡忠’是臣責任’你為何投降呢’洪曰’鐘鼎山林’各有天性’不可強也’
複製代碼



樓下的
請尋找「徙木示信」的由來或解釋
3#
 樓主| 發表於 2006-5-7 19:30:53 | 只看該作者
人家要的是由來啦><~~
雖然我認為說成解釋也可以

指鹿為馬-趙高

朝二世皇帝時,丞相趙高把持朝政,獨攬大權,還想進一步登上帝位。他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從他,便想出一條計策。
他叫人牽了一頭鹿來獻給秦二世,並在群臣面前指著鹿說:「這是我獻給您的馬。」 秦二世笑道:「丞相跟我開玩笑吧?明明是一頭鹿,怎麼說成是一匹馬呢?」趙高於是問左右的大臣:「這究竟是鹿還是馬?」 大臣們大都害怕趙高,所以有的人默不作聲,有的人為了討好趙高,就說獻上的是馬,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堅持說是鹿。趙高暗中記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,後來就借故把他們殺害了。


出處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?qid=1406011304720

樓下的,請找出「問鼎中原」的由來~~
upjh7 該用戶已被刪除
2#
發表於 2006-5-7 18:58:18 | 只看該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友好連接-《集合出版社》

GMT+8, 2024-6-27 02:04 , Processed in 0.058591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