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合文學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熱搜: 集合
樓主: eodiays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鑽研歷史、成語接龍,大家來同樂吧∼∼∼

[複製鏈接]
81#
 樓主| 發表於 2006-8-6 14:59:00 | 只看該作者
  1. 封建制度
  2. 一般說到「封建」二字,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,便是象徵古老社會的那一個形容詞--「封建社會」,彷彿只要貼上「封建」二字,就足以形容那古老又不堪的年代。不過憑心而論,有多少人是真的知道「封建」二字是什麼意思?
  3. 「封建」之說起自於上古時期的中國,是帝王給予王侯建立侯國權力的簡稱。(按:此處之「國」指的是「行政區」,有如現今的「自治區」,與今日「國家」的概念不同。)當功臣貴族得到「封土」、「建國」的權力時,便可以成為一國之君,享有此處軍事、財經、行政的完整操控權力。
  4. 封建制度的形成,其實來自於歷史的必然。傳說中,從黃帝開始,便施行封建制度,建立了數以千計的小國。但近代史學家的研究指出,在周代之前,所謂的「封建」,其實只是帝王在取得天下共主地位後,承認既有部落勢力的一種方式,並非用政權或武力建立一個新的侯國。直到周代初期,武王取代商王之後,為了有效監視當時仍有一定勢力的商族,才有了封「三監」的舉動。而後周公平定管、蔡之亂,摧毀了商族的殘餘勢力,才開始大封姬、姜等姓諸侯,在每個既有部落勢力之間,建立以周的宗室、姻親為主體的新國家,以收監控之效。當然,既然是建立新的行政區域,周王當然要給予受封者土地、糧食、奴隸、武器、軍隊等重要的軟硬體,因而這些新建之國除了可以建立武裝勢力作為王室的屏障外,更負有開發新土地的重責大任。
  5. 平王東遷之後,進入了東周時期,也就是所熟知的春秋戰國時代。當年武王、周公、成王所封的千百侯國,到這時已慢慢地兼併成為十數個大國,其力量之強盛,已遠非周王室所能匹敵。所謂的「封建」,已成為周王室這名義上的共主承認既成勢力的空頭支票,不再具有實質意義。而各國君主對於貴族功臣,雖然也有封為王侯者,但這實已只是「封君」,而非「封建」。所謂的「封君」,乃指畫出一塊行政區,將此處之租稅賜給貴族功臣,至於軍事、行政權,仍是國君的權力,封君不得專擅。當然,這只是理想中的制度,在春秋戰國時期,封君取得所封地的軍、財、政大權的所在多有,諸如春秋末年魯國的季氏、戰國末年齊國的孟嘗君,莫不如此。
  6. 與封君制度的同時,已有部份國家開始施行「郡縣」制度,如秦、楚諸國,但通常是用在新征服或新開發的土地,而非原本漢民族生活的中原地區。這時之所以能夠施行以中央王室直接統治地方的「郡縣」制度,除了君主意識到封建或封君制度所可能帶來的政權危機外,貨幣制度的成熟,也是讓君主可直接統治遠方國土的重要關鍵之一。雖然「郡縣」制度很早就出現,但需要到秦始皇一統中國後,才正式地實行於整個中國,取代舊有的封建制度。
  7. 當然,這並不表示封建制度從此消失,從西漢乃至清初,封建制度都曾短暫地出現。但後來的封建制度,儼然成為戰亂的必然導火線,西漢的七國之亂、西晉的八王之亂,甚至是清初的三藩之亂,無不是封建制度下的產物。
複製代碼



樓下的 
請找出 唐太宗攻滅東突厥的詳細情形
自由主義 該用戶已被刪除
82#
發表於 2006-8-7 17:59:43 | 只看該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83#
發表於 2006-8-9 20:07:59 | 只看該作者

  1.   唐高祖統一全國後,皇室內部卻發生了強烈的政爭,政爭的雙方對手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,政爭的目的是皇位繼承權,政爭的最高潮是武德九年的一次政變-玄武門之變。

  2.   唐高祖共有二十二個兒子,高祖的元配竇皇后生四子:長子李建成為太子,次子李世民封秦王,三子玄霸早卒,四子元吉封齊王。建成、世民、元吉都有才幹,不過,太原起事前,只有世民參與策劃,而起事之後,討平群雄的戰爭中,世民立功最大,但是世民不是嫡長子,按照傳統習慣,皇位應由嫡長子繼承,所以,唐高祖即位後,便立建成為皇太子。
  3. 唐太宗像 

  4.   由於李世民能征慣戰,智勇兼備,成為唐軍的重要領導人,武德四年平王世充、竇建德之後,唐高祖特任命世民為「天策上將」,位在諸王之上,並兼司徒、陝東道大行臺、尚書令。在秦王府中設置官屬,世民並在府中開置文學館,延攬四方文學之士,禮遇甚隆,房玄齡、杜如晦、虞世南、孔穎達、褚亮、姚思廉、李玄道、于志寧、蘇世長、薛收、陸德明、李守素、蔡允恭、顏相時、許敬宗、薛元敬、蓋文達、蘇勗等十八人並為文學館學士,輪流值宿,討論為史,世民每與學士們談至深夜,其後,世民令閭立本畫十八位學士的圖像,由褚亮為贊,號為十八學士,士大夫皆以為榮,為十八學士登瀛洲,這些人都是世民的謀民策士。此外,世民南征北討,在天策府中網羅了不少勇將猛士,如初唐名將李世勣、尉運敬德、秦叔寶、程如節、段知節等都在天策所內。

  5.   既然擁有眾多的謀士與勇將,秦王世民自然形成當時政治上一個強而有力的集團,直接威脅到太子建成。在專制政體之下,政治權力是具有排他性的,太子建成為了鞏固太子的地位,確保未來皇位的繼承,必然起而與秦王世民抗衡,希望能消減世民的勢力。

  6.   太子建成並非無能之輩,只因位為儲君,不能多臨戰場,所以軍功反不及世民顯赫。武德五年,劉黑闥引突厥入寇,唐高祖令太子建成前往討伐,實是有意讓太子建成也建立軍功。齊王元吉才疏而多欲,和太子建成勾結,共同對付秦王世民,元吉曾對建成說:「秦王功業日隆,為上所愛,殿下雖為太子,位不安,不早計,還踵受禍矣,請為殿下殺之。」元吉欲殺世民,並非真正愛護建成,元吉曾對他的都屬薛寶說:「但除秦王,取東官如反掌耳」所以,元吉助建成是另有陰謀的。

  7.   太子建成採取了三個策略來強化自己並削弱世民的勢力,

  8.   第一個策略是曲意聯絡唐高祖的妃嬪,求她們為內助,高祖晚年多內寵,其中張婕妤和尹德妃最受為高祖寵愛,太子建成與之交結。當時各處尚在用兵,秦王世民經常將兵在外,妃嬪們很少見到世民,等到洛陽平定,高祖遣諸妃往洛陽查看隋的後宮,這些妃嬪們見到洛陽後官珍寶很多,都想索取一些據為己有,並且妃嬪們也為自己的兄弟謀求官職,但主管洛陽事務的秦王世民則表示,隋留下的珍寶已逐一登記,送入國庫,無法贈給私人,至於官職要依據功勞來賞給,沒有功是不能給與官職的。

  9.   於是,妃嬪們大為怨恨世民。這時,秦王世民任陜東道行臺,高祖允許世民在管轄區內可以決定一切事務,世民便將轄區內一塊田地賜給作戰有功的惟安王李神通,正巧張婕妤也為父親求取這塊田地,高祖下詔書把這塊田地賜給張婕妤之父,但李神通表示秦王世民賜給他田地在先,不肯交出來,張婕妤便歪曲事實,向高祖說:「皇上賜給我父親田地,秦王奪了過去,賜給別人。」

  10.   高祖大怒,召秦王世民入官,責備說:「我的詔令難道不如你說的話嗎?」過了幾天,高祖對裴寂說:「秦王久典兵,為儒生所誤,已經不是當年我的兒子了。」又有一次,秦玉府的學士社如晦騎馬經過尹德妃父親的家門口,手指,尹父看闖了禍,便要尹德妃在高祖面前先誣告秦王的左右毆打尹父,高祖大怒,責問秦王世民說:「你的左右竟敢凌辱我妃子的家,對百姓豈不更壞嗎?」秦王世民趕快自我解釋,高祖卻不予理會。在妃嬪們的挑撥離間下,高祖便逐漸與世民疏遠了。高祖曾召諸王宴會,秦王世民在宴會中,想到自己的母親(竇皇后)不及看到平定天下便去世了,不覺傷感而落淚,高祖看到世民的舉動而不高興,妃嬪們遂乘機中傷世民,為建成游說,妃嬪們說:「現在天下太平,陛下應該娛樂享受,但秦王卻悲傷落淚,他是在怨恨和妒忌我們。如果陛下不幸過世以後,秦王當權,我們這些人全會被他所殺,我們覺得還是太子慈愛,他必能照顧我們。」妃嬪們的哭哭啼啼打動了高祖,高祖原本並不太喜歡建成,經過妃嬪們的游說,逐漸改變了對建成的觀感,建成的太子地位便鞏固了。

  11. 太子建成的第二個策略是加強自己的軍力。建成在京師暗中召募壯丁二千人為東宮衛士,屯駐在東宮的長林門,號稱「長林兵」。此外,建成又與廣州(今甘肅慶陽)總管楊文幹勾結,命文幹募兵送來京師,準備發動政變。建成派郎將爾朱煥、校尉橋公山運送軍器給文幹,要文幹發兵趨京師,爾朱煥等害怕,乃自首告密,稱文幹欲反,與太子裡外呼應。高祖急召文幹,文幹見事機敗露,乃率兵反。高祖知楊文幹之反係太子建成所策劃,乃召建成,建成單身入官,向高祖叩頭請罪,高祖怒,囚禁建成。不久,楊文幹攻陷寧州(今甘肅寧縣),高祖秦王世民討伐文幹,文幹為其部下所殺,時在武德七年七月。亂事平後,高祖責備建成與世民兄弟不相容,但對兩人並沒有處分。只將太子身邊的謀臣王珪、章挺和天策而的兵曹參軍社淹貶到遠方去,然而建成和世民之間的衝突更加尖銳。

  12.   太子建成的第三個策略是收買秦王世民的部下。建成曾密函致世民的驍將尉運敬德,表示爭取之意,並贈金銀器物一車,敬德不為所動。建成又以金帛引誘世民的另一勇將段志玄,也未成功。收買既然不成,遂改以排擠的方法,建成向高祖進言,出世民的驍將程知節為康州刺史,並將世民的謀臣房玄齡、社如晦逐出秦王府,以剪除世民的勢力。

  13.   在三個策略之下,秦王世民的確受到很大的威脅。於是,世民乃有意經營洛陽為根據地,遂派秦王府車騎將軍張亮率領一千餘人赴洛陽,暗中結納山東豪傑,齊王元吉告張亮圖謀不軌,高祖命拘捕張亮,追查真相,結果未曾查出有罪的證據,便釋放了張亮。

  14.   有一天夜晚,太子建成召秦王世民飲酒,在酒中下了毒,世民喝了酒立刻心痛,吐了幾升血,淮安王神通扶了世民回官,高祖聽到此事,便趕去探視世民,然後對建成說:「秦王素不能飲,以後不得再夜飲。」高祖又對世民說:「首建大謀,削平海內,皆汝之功,吾欲立汝為嗣,汝固辭,且建成年長,為嗣日久,吾不忍奪也。觀汝兄弟似不相容,同處京邑,必有紛競,當遺汝還行臺,居洛陽,自陝以東皆主之,仍命汝建天子旌旗,如漢粱孝王故事。」高祖的這一指示無異將唐帝國分為東西兩部,世民據有東部,建成據有西部,對於世民來說,京師內太子建成的勢力龐大,難以對抗,向東尋求發展不失為一可行的途徑,於是,世民答應赴洛陽。當世民準備出發時,建成和元吉商量道:「秦王若至洛陽,有土地甲兵,不可復制,不如留之長安,則一匹夫耳,取之易矣。」於是,密令數人向高祖報告說:「秦王左右開往洛陽,無不喜躍,觀其志趣,恐不復來。」又使高祖身邊的近臣向高祖進言,於是,高祖改變了主意,不讓世民赴洛陽。

  15.   建成、元吉和後官妃嬪日夜在高祖耳邊說世民的壞話,高祖漸漸有些相信,欲將世民治罪,陳叔達向高祖諫道:「秦王有大功於天下,不可以治罪,而且秦王性情剛烈,如果加以挫抑,恐怕會不勝憂僨,如有不測,陛下後悔都來不及了。」高祖遂作罷。元吉密請殺世民,高祖說:「世民有定天下之功,罪狀未著,何以為辭?」元吉說:「秦王初平東都,顧望不還,散錢帛以樹私恩,又違敕命,非反而何?但應速殺,何患無辭。」高祖不肯答應。

  16. 武德九年六月,局勢對世民十分不利,秦的王府僚屬憂懼萬分,房玄齡、杜如晦、長孫無忌都勸世民發動政變,誅殺建成、元吉,世民猶豫未決。這時,突厥數萬騎入寇,建成薦元吉代世民督軍北征,高祖從之,命元吉督右武衛大將軍李藝等出征,元吉請調派秦王府的幾位勇將尉運敬德、程知節、段志玄、秦叔寶等偕行。率更丞王晊密告世民說:「太子告訴齊王,現在你得到秦王的驍將精兵,擁數萬之眾,我與秦王在昆明池餞別你,命壯士把秦王殺死,再向皇上稟告說秦王得急病死去,皇上大致不會不信。」世民以王晊之言告訴長孫無忌等,長孫無忌、尉遲敬德等人均以事機急迫,應該先發制人。事實上,世民也明白自己的險境,除了發動政變,真是別無選擇了。

  17.   六月三日,世民向高祖密奏建成、元吉淫亂後官,又說:「臣於兄弟,無絲毫負,今(建成)欲殺臣,似為(王)世充(竇)建德報仇,臣今枉死,永遠君親,魂歸地下,實恥見諸賊。」高祖十分驚愕,回答說:「明天當調查這事,你可早來朝參。」六月四日,世民率長孫無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門內,這時張捷妤已將世民告狀之事告訴建成,建成召元吉商量,元吉主張建成不要入朝,勒兵以觀動靜,建成則以為兵備已嚴,而玄武門的守將是他的舊部,進入玄武門應該相當安全,於是,建成與元吉進入玄
  18. 武門。玄武門是長安太極官城的北門,它是宮廷衛軍司令部的所在地,有堅強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,控制了玄武門便可以控制整個皇宮,甚至控制京師,所以玄武門的地位十分重要。玄武門的守將常何原是建成的部屬,所以建成認為玄武門是他的勢力範圍,但不料常何原被世氏暗中收買,所以常何原允許世民等潛入埋伏,建成卻一點都不知道。當建成、元吉到達湖殿側時,發覺有變,他們的侍衛都在玄武門外,二人立刻策馬逃回,世民從後面趕來,元吉與世民都以弓箭互射,建成首先被世民射死,尉遲敬德率騎兵七十人趕來,左右夾攻元吉,元吉墜馬,這時世民所騎的馬跑入樹林中,世民被樹技鉤住也落下馬來,元吉趕來要殺世民,尉遲敬德快馬奔來阻止,並射殺了元吉。東宮和齊王府的精兵二千人由建成的僚屬馮立、薛萬徹率領,向玄武門進攻,玄武門守兵應戰,守玄武門的雲糜將軍敬君弘和中郎將呂世衡都戰死,但東官和齊王府的軍隊終攻不進玄武門,尉遲敬德出示建成、元吉的頭顱,東官和齊王府的兵才潰散,於是勝利歸於世民及。這次政變被稱為「玄武門之變」。

  19.   建成、元吉被殺後,世民派尉運敬德到高祖身邊「宿衛」,這時高祖正在官內湖中泛舟,見尉運敬德全面武裝前來,大驚,敬德向高祖報告說:「秦王以太子、齊王作亂,舉兵誅之,恐驚動陛下,遣臣宿衛。」高祖問左右近臣應如何處置,蕭瑀、陳叔達認為只要將國家政務交給世民便可無事,高祖說:「此吾音之夙心也。」於是下令內外諸軍都受秦王指揮,又派黃門侍郎裴矩到東官去曉諭將士,東官將士遂散去。接著世民入見高祖,號慟久之。高租下詔國家為事,皆由奏王處理。三天後,高祖立世民為皇太子,軍國庶事一切委太子處決。八月,高祖傳位於太子世民,自為太上皇。世民即位,是為唐太宗。

  20.   玄武門之變勝利屆於力量較弱的李世民,其關鍵在於世民控制了玄武門,建成和元吉的軍隊攻不進玄武門,世民控制了玄武門進而控制了皇宮,亦即掌握了中央政府。唐在玄宗以前共發生了四次中央政治革命(或政變),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是第一次,第二次則發生在神龍元年(西元七○五年)張柬之迫武后退位,第三次在景龍元年(西元七○七年)太子重俊的政變,第四次在景龍四年(西元七一○年)李隆基的政變,名次政治革命成敗的關鍵均在能否控制玄武門,凡控制玄武門的一方即屬勝利者。

  21.   玄武門之變對唐代政治發生了一項極為不良的影響,即唐代太子地位不安定,宮廷之內,關於皇位的繼承,常有明爭暗鬥,而受封為太子者未必能安穩地繼承皇位。唐代太子地位的不穩定造成皇位繼承權的激烈爭奪戰,影響到朝臣的結黨和宦官的分派。所以,玄武門之變雖然很快結束,但遺患唐室子孫卻十分深遠。

複製代碼

資料來源: 點我進入

 
 本來是考慮要貼文言文版的em004em003
 
 樓下的,請找出何謂【文化】
 

[ 本帖最後由 璘筠 於 2006-9-1 17:10 編輯 ]
we0000 該用戶已被刪除
84#
發表於 2006-9-15 01:42:40 | 只看該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該用戶已被刪除
85#
發表於 2006-9-15 17:00:31 | 只看該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single_wing 該用戶已被刪除
86#
發表於 2006-10-1 05:32:38 | 只看該作者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小黑屋|手機版|Archiver|友好連接-《集合出版社》

GMT+8, 2024-11-25 22:52 , Processed in 0.071336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